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0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生活啮齿动物对其栖息地长期适应的生活史策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是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优势鼠种,研究其昼夜和季节性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对了解东北鼢鼠生存和繁殖策略及危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利用无线电追踪方法对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东北鼢鼠不同季节日活动强度及其性别差异,以及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2)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7℃~10℃(20:00至次日 0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0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0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

作者:满都呼;袁帅;杨素文;纪羽;朝克图;伟军;付和平;武晓东

来源:兽类学报 2021 年 4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0
作者:
满都呼;袁帅;杨素文;纪羽;朝克图;伟军;付和平;武晓东
来源:
兽类学报 2021 年 41卷 4期
标签:
活动节律 无线电追踪 东北鼢鼠 土壤温度 土壤相对湿度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对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常年栖息于相对低氧和黑暗的土壤环境,其活动节律及强度如何受栖息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影响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地下生活啮齿动物对其栖息地长期适应的生活史策略.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是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优势鼠种,研究其昼夜和季节性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对了解东北鼢鼠生存和繁殖策略及危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9月(秋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利用无线电追踪方法对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东北鼢鼠不同季节日活动强度及其性别差异,以及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关系.结果表明:(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2)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7℃~10℃(20:00至次日 0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0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0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