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构建湿地景观类型和主要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解析不同景观类型下的植被及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农田、湿地植被区是研究区内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分别占有46.87%、20.6%,而植被覆盖贡献率59.07%、37.62%,生物量贡献率59.08%、36.04%,是湿地蓝碳资源的重要补充.另外,黄河三角洲湿地年均有效磷(AP)以Ⅳ级土壤为主,土壤肥力标准处于缺乏状态,景观类型中农田区年均AP最高,湿地植被区最低;年均有效钾(AK)以Ⅲ级土壤为主,处于中等状态;光滩、盐田区年均AK高、湿地植被区最低.最后,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有效钾与Shannon-wiener指数、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成为植物生长、凋零过程中主控因子.
作者:路景钫;石洪华;孙辉;李捷;黄建涛;刘译蔓
来源:生态科学 2021 年 40卷 2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