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4

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提高,可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从而增强土壤抗蚀性,防止土壤退化.研究目的:(1) 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研究不同恢复植被下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2)确定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以期理解侵蚀裸地植被恢复过程及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结构性质的贡献.供试土壤采为侵蚀裸地、恢复14a的胡枝子和樟树林地、30~40a树龄的稀疏马尾松林地以及菜园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湿润是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其团聚体稳定性(NMWD)次序为:快速湿润<湿润震荡<慢速湿润.不同恢复植被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也表现不同,在快速湿润中,马尾松>菜园地>胡枝子>樟树、裸地.湿润震荡处理后,其稳定性顺序是:菜园地、马尾松>裸地>樟树>胡枝子.而在慢速湿润中不同植被影响不明显.小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快速湿润和湿润震荡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r=0.66*),但慢速湿润下其相关性很低(r=0.22).结果还表明与活性Al2O3相比,活性Fe2O3对团聚体稳定性作用更显著.土壤团聚体湿润破碎后,有机碳含量和C/N比随着破碎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有机碳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

作者:彭新华;张斌;赵其国

来源:生态学报 2003 年 23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4
作者:
彭新华;张斌;赵其国
来源:
生态学报 2003 年 23卷 10期
标签:
土壤退化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质提高,可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从而增强土壤抗蚀性,防止土壤退化.研究目的:(1) 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研究不同恢复植被下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2)确定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以期理解侵蚀裸地植被恢复过程及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结构性质的贡献.供试土壤采为侵蚀裸地、恢复14a的胡枝子和樟树林地、30~40a树龄的稀疏马尾松林地以及菜园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湿润是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其团聚体稳定性(NMWD)次序为:快速湿润<湿润震荡<慢速湿润.不同恢复植被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也表现不同,在快速湿润中,马尾松>菜园地>胡枝子>樟树、裸地.湿润震荡处理后,其稳定性顺序是:菜园地、马尾松>裸地>樟树>胡枝子.而在慢速湿润中不同植被影响不明显.小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快速湿润和湿润震荡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r=0.66*),但慢速湿润下其相关性很低(r=0.22).结果还表明与活性Al2O3相比,活性Fe2O3对团聚体稳定性作用更显著.土壤团聚体湿润破碎后,有机碳含量和C/N比随着破碎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有机碳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