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LCpro+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同时测定了长春、长岭和白城3个生境防风的光合作用及环境因子,研究不同生境防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之间关系,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防风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探讨防风的光合生理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防风的光合生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影响防风光合作用的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是驱动因子,它的变化驱动了大气温度(Ta)、叶片温度(T1)变化,Ta升高引起空气密度的变化是午间相对湿度(RH)和大气浓度CO2(Ca)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因子中对Pn直接作用由大到小长春为T1>T>PAR>Ca>RH,长岭为PAR>T1>RH>Ca>Ta,白城为Ta> T>RH>PAR>Ca.长春、长岭PAR与Pn相关系数最大,而白城地区Ca与Pn相关系数最大,说明防风叶片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有所不同.8月份3个地区防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长春、长岭地区防风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气孔因素引起,白城地区防风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3个生境防风的Pn与Gs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白城的Gs比长春、长岭地区的低44%左右,这是防风为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而形成的生理反应.不
作者:韩忠明;王云贺;林红梅;韩梅;宋来今;杨利民
来源:生态学报 2014 年 34卷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