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田改作经济林地,在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普遍.为深入了解这一转变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浙江省典型水稻土(青粉泥田)及其改果园不同年限的系列表层土壤(0-15 cm)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等方法,研究了水田改果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性质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田改果园后,土壤中大于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盐基饱和度、pH值、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等随着改果园年限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商和土壤呼吸强度随改果园年限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磷脂脂肪酸总量显著降低(P<0.01),微生物种类减少,原生动物在土壤微生物中所占比例增加,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比值降低(P<0.01),好氧细菌/厌氧细菌和甲烷氧化菌/细菌增加(P<0.01),表征养分胁迫的环丙基脂肪酸/前体物和异式脂肪酸/反异支链脂肪酸显著增加(P<0.01).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碱解氮是决定水田和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最重要因子(P<0.01);改果园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不同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同一利用方式耕作不同年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田改果
作者:杨东伟;章明奎
来源:生态学报 2015 年 35卷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