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纬度森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剧烈,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不同碳氮气体通量的主控因子与耦合关系尚不明确。以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4a(2005—2009年)测定土壤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和氧化亚氮( N2 O)净交换通量以及温度、水分等相关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整体上表现为 CO2和 N2 O 的排放源和 CH4的吸收汇。土壤 CH4、CO2和 N2 O 通量的年均值分别为-1.3 kg CH4 hm-2 a-1、15102.2 kg CO2 hm-2 a-1和6.13 kg N2 O hm-2 a-1。土壤CO2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水分次之;土壤CH4通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土壤N2 O通量季节变化与土壤CO2通量相似,与土壤水分、温度显著正相关。土壤CO2通量和CH4通量不存在任何类型的耦合关系,与N2 O通量也不存在耦合关系;土壤CH4和N2 O通量之间表现为消长型耦合关系。这项研究显示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碳氮气体通量主要受环境因子驱动,不同气体通量产生与消耗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下一步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环境变化对其耦合关系的影响以及内在的生物驱动机制。
作者:党旭升;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韩士杰;张军辉;王淼;王永生;徐敏杰;李林森;王磊
来源:生态学报 2015 年 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