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植被恢复对高寒半湿润沙化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效应,明确植物群落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恢复的响应,为高寒沙化植被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以青藏高原东南缘沙化地为对象,通过连续种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进行植被恢复,分析连续 3 年恢复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同季节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探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老芒麦作为建群种促进植被恢复过程,3 年后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相较对照增加了13 种,而物种种类相较对照新增 14 种,川甘亚菊(Ajania potaninii)从群落中消失,总体表现为短命植物和对水分需求较高的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数量季节性变化剧烈,在非生长季节后期(4 月),土壤细菌含量相较对照组增加了 1.2 倍(0-15 cm)与 1.8 倍(15-30 cm),真菌含量相较对照组增加了 0.5 倍(0-15 cm)和 5.1 倍(15-30 cm),放线菌相较对照组增加了1.5(0-15 cm)倍和4 倍(15-30 cm);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种植老芒麦恢复高寒半湿润沙化脆弱生态系统,促进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恢复,这将有助于高寒沙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作者:苟小林;周青平;涂卫国;陈有军;魏小星;张伟
来源:生态学报 2023 年 43卷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