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珍贵用材树种福建青冈种子易萌和人工育苗困难等问题,以成熟健康未发芽的福建青冈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施外源激素为对照处理,分别利用5个浓度(0、10、20、30、40 mmol·L-1)的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进行处理,并于激素处理后3、5、7、9和13d测定种子胚根和子叶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结果表明:2种外源激素处理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随赤霉素浓度增加,种子萌发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浓度(l0~20mmol· L-1)脱落酸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率,高浓度(30~ 40 mmol·L-)则呈抑制作用.随着外源激素处理时间的延长,胚根与子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增强后不规则的变化趋势.在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下,胚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子叶CAT活性呈倒“N”型变化趋势.施加40 mmol·L-1脱落酸处理后,福建青冈种子胚根与子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可有效解决种子易萌性问题.
作者:赖华燕;王友凤;吴凯;马祥庆;吴鹏飞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