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探索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恢复措施,可以为退化高寒草甸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4年8月在青海省果洛州选择建植4年、8年和12年的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为试验样地,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和Biolog-ECO生态板法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0 cm土层,土壤pH与TN含量在建植4年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TK和速效养分含量随建植年限增加而升高;在10~20 cm土层,土壤pH在建植4年显著大于其他年限;TK含量在建植12年时显著小于其他年限,AN和AK则呈现建植8年>12年>4年;AWCD值在0~ 10 cm土层表现为建植8年>12年>4年,而在10~ 20 cm土层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0~ 10 cm土层,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建植12年显著小于建植4年和8年;在10~ 20 cm土层,McIntosh指数表现出建植12年>8年>4年,且差异显著,而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则表现出建植4年显著小于8年和12年.主成分分析表明,氨基酸类和酯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冗余分析表明,有机碳、速效钾、速效氮、全钾和pH是影响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代谢活性的主要因子.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存在差异,随着建植
作者:字洪标;刘敏;阿的鲁骥;胡雷;王长庭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7 年 36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