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和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BxPC-3和AsPC-1细胞,分为二甲双胍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处理组给予10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小时后分别给予0、1、2、4、6、8Gy射线对两种细胞进行照射,运用克隆形成实验,Giemsa染色后计算克隆形成率及SF2,并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应用裸鼠皮下注射胰腺癌细胞,建立两种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体积达到100 mm3时,作为0天,并开始分组,每种移植瘤使用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组、单纯照射组、二甲双胍+照射组,二甲双胍处理组每天给予250mg/kg(50 μL/每只)腹腔注射,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50 μL/每只).每4天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宽径,并绘制生长曲线.当对照组体积达到200mm3时,照射组和联合组,给予一次性照射6Gy射线,当对照组体积达到1000mm3时,将裸鼠进行麻醉,剥出皮下移植瘤,进行称量和保存,并计算抑瘤率.结果:两细胞系经过二甲双胍处理后,经2、4、6、8Gy照射后存活分数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少,两个细胞系经二甲双胍处理后进行照射,其SF2、DO,N值均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P<0.01),表明经二甲双胍处理后,BxPC-3细胞和AsPC-1
作者:刘江伟;王璇;李鹏;袁芳;张玉彪;郑树涛;董翔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年 17卷 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