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1 | 下载0

外来生物入侵是继生境破坏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已对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水产养殖、航运和水生宠物交易大国,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尤为严重.研究表明,系统地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预警技术是防控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最有效的途径.和陆生生物相比,水生生物群落的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形体微小且在入侵初期群体规模极小、隐匿于水下、可用于物种鉴定的外部形态缺乏,使得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技术层面更具挑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成为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解析了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技术优势;着重探讨了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Ⅰ型和Ⅱ型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为避免两类错误提供了可行的优化/改进方案;最后对该方法在水生入侵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晗溪;黄雪娜;李世国;战爱斌

来源:生物多样性 2019 年 2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1 | 下载:0
作者:
李晗溪;黄雪娜;李世国;战爱斌
来源:
生物多样性 2019 年 27卷 5期
标签:
生物入侵 DNA-宏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态系统 早期监测与预警 Ⅰ型错误 Ⅱ型错误
外来生物入侵是继生境破坏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已对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水产养殖、航运和水生宠物交易大国,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尤为严重.研究表明,系统地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预警技术是防控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最有效的途径.和陆生生物相比,水生生物群落的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形体微小且在入侵初期群体规模极小、隐匿于水下、可用于物种鉴定的外部形态缺乏,使得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技术层面更具挑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成为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解析了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技术优势;着重探讨了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Ⅰ型和Ⅱ型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为避免两类错误提供了可行的优化/改进方案;最后对该方法在水生入侵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