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铁蛋白变化与脑损害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2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于入院1d、3d、7d、14d、21d抽血检测血清铁蛋白含量。入院时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发病后60 d随访通过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轻度脑损害、中度脑损害及重度脑损害3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均上升,但轻度脑损害组入院1 d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损害组各时间点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中度脑损害及轻度脑损害组,中度脑损害组高于轻度脑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损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第7天达高峰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脑损害及轻度脑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各时间点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但入院1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均升高,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损害程度越重,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越高。提示血清铁蛋白水平可作为预测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脑损害及预后的一种指标。
作者:谢江涛;苏永永;吴鹏昌;王世峰;姜海涛;宋锦宁
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2016 年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