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16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pcDNA3-pac和pcDNA3-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方法: 28 d龄Wistar大鼠36 只,随机分为pcDNA3-pac组(A组)、pcDNA3-gtfB组(B组)、pcDNA3-pac联合pcDNA3-gtfB组(C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D组)、pcDNA3空载体组(E组)和PBS液组(F组)进行3 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建立定菌鼠模型,诱龋3个月,根据Keyes经典评分方法从龋损范围及深度进行龋损综合评估和比较. 结果: 龋损牙面计分在pcDNA3与PBS组最高,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联合免疫和灭活全菌细胞最低(P<0.01或P<0.05);窝沟龋各级计分:E级龋在单基因疫苗组,联合疫苗组、灭活全菌细胞组无区别(P>0.05),而PBS组和pcDNA3组则较低(P<0.01);Dm级、 Ds级则是联合免疫组与灭活全菌细胞组最低,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较高而PBS和pcDNA3组最高(P<0.01或P<0.05);Dx级四个免疫组发生率很低或不发生,显著低于PBS组和pcDNA3组(P<0.01).结论:重组质粒pcDNA3-gtfB和pcDNA3-pac具显著有效的免疫防龋作用,以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最好,是理想的防龋决策之一.

作者:庄姮;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刘建国;杨锦波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0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16
作者:
庄姮;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刘建国;杨锦波
来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0卷 5期
标签:
变形链球菌 膜蛋白质类 葡糖基转移酶类 基因疫苗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pcDNA3-pac和pcDNA3-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方法: 28 d龄Wistar大鼠36 只,随机分为pcDNA3-pac组(A组)、pcDNA3-gtfB组(B组)、pcDNA3-pac联合pcDNA3-gtfB组(C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D组)、pcDNA3空载体组(E组)和PBS液组(F组)进行3 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建立定菌鼠模型,诱龋3个月,根据Keyes经典评分方法从龋损范围及深度进行龋损综合评估和比较. 结果: 龋损牙面计分在pcDNA3与PBS组最高,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联合免疫和灭活全菌细胞最低(P<0.01或P<0.05);窝沟龋各级计分:E级龋在单基因疫苗组,联合疫苗组、灭活全菌细胞组无区别(P>0.05),而PBS组和pcDNA3组则较低(P<0.01);Dm级、 Ds级则是联合免疫组与灭活全菌细胞组最低,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较高而PBS和pcDNA3组最高(P<0.01或P<0.05);Dx级四个免疫组发生率很低或不发生,显著低于PBS组和pcDNA3组(P<0.01).结论:重组质粒pcDNA3-gtfB和pcDNA3-pac具显著有效的免疫防龋作用,以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最好,是理想的防龋决策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