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42

目的 分析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订传染病相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957-2012年56年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357 152例,其中发生死亡的传染病有19种,死亡人数为896例.年均发病率1 213.27/10万,年均死亡率3.04/10万,病死率0.25%.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改变,总体呈递减趋势.甲、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变化为50、60、7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18%~~64.03%,80、9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50.44%~~66.07%,21世纪后以血源及性传播为主,占37.01%.甲类传染病、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一些多发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 结论 九龙坡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制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作者:谭学筠;梁小华;李大兴;肖伦;熊飞;杨敏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2014 年 2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42
作者:
谭学筠;梁小华;李大兴;肖伦;熊飞;杨敏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年 21卷 2期
标签:
甲、乙类传染病 趋势分析 防制对策 Class-A and Class-B infectious diseases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目的 分析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订传染病相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957-2012年56年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357 152例,其中发生死亡的传染病有19种,死亡人数为896例.年均发病率1 213.27/10万,年均死亡率3.04/10万,病死率0.25%.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改变,总体呈递减趋势.甲、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变化为50、60、7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18%~~64.03%,80、9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50.44%~~66.07%,21世纪后以血源及性传播为主,占37.01%.甲类传染病、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一些多发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 结论 九龙坡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制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