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上世纪70年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主要采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病死率未见显著降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阻断这两个系统的药物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从而成为心衰治疗的基石。2010年以来,3种不同类型的新药——伊伐布雷定、LCZ696和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衰的疗效得到肯定,预示心衰治疗的理念又有了新的改变,未来心衰治疗新理念是:神经内分泌阻滞/调节与整体调控相结合。
作者:黄峻
来源:天津医药 2016 年 44卷 8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