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的置管深度与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66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的化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穿刺血管在B超上显示的深度分为A组(0.5 cm)、B组(1.0 cm)和C组(1.5 cm)。比较3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C组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和渗液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间穿刺点出血和渗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血管深度为1.0 cm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置管血管深度为1.5 cm的患者置管后出血和渗液发生率较高。置管深度可能是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秀玲;潘玉芹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年 13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