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1

探讨登革病毒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感染性.人外周新鲜血常规分离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培养成DC,通过形态学特征、细胞表型和淋巴细胞刺激能力鉴定.用登革病毒2型(DV2)感染DC,于作用后6h、24h、48h、72h、96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甲基纤维素微量空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病毒抗原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定位.病毒感染后6h即可在培养上清中测出病毒,病毒滴度在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D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病毒抗原.透射电镜下在病毒感染48h后DC胞浆内可见大量病毒颗粒.树突状细胞是登革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毒可感染DC并产生大量病毒颗粒,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江振友;史毓杰;孙晗笑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05 年 4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1
作者:
江振友;史毓杰;孙晗笑
来源:
微生物学报 2005 年 45卷 4期
标签:
登革病毒 人树突状细胞 感染
探讨登革病毒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感染性.人外周新鲜血常规分离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培养成DC,通过形态学特征、细胞表型和淋巴细胞刺激能力鉴定.用登革病毒2型(DV2)感染DC,于作用后6h、24h、48h、72h、96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甲基纤维素微量空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病毒抗原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定位.病毒感染后6h即可在培养上清中测出病毒,病毒滴度在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D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病毒抗原.透射电镜下在病毒感染48h后DC胞浆内可见大量病毒颗粒.树突状细胞是登革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毒可感染DC并产生大量病毒颗粒,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