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子宫苗勒氏腺肉瘤(uterine mü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UMA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4例UMA的临床特点,肿瘤组织学形态特征及肿瘤免疫表型,并随访观察诊治结果及转归.结果 4例患者中3例发生于宫内膜,1例发生于宫颈.其中1例形态学为高级别腺肉瘤伴有横纹肌肉瘤异源性分化,并有肉瘤过度生长,手术后辅助化疗,2年半后肿瘤复发导致患者死亡;余3例中2例为低级别,1例为高级别,但术后均未进行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至今无复发.镜下所有病例均可见不规则囊性扩张或裂隙样腺体,肉瘤性间质以腺周袖套样(生发层)围绕腺体以及息肉样突入腺腔的形态学特征,肉瘤性间质核分裂像2~13个/10HPF.免疫表型:4例腺肉瘤上皮成分:CK、EMA均(+),其中宫内膜型上皮ER、PR、Vimentin均(+),CD10(-)、P53(-),Ki-67增殖指数低于5%.肉瘤性间质全部强阳性表达Vimentin,而ER、PR、SMA、Desmin、P53表达不一,Ki-67增殖指数3%~20%.结论 低级别腺肉瘤行子宫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高级别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者及伴有异源分化者复发快,预后较差.
作者:张续;任玲淑;周开梅
来源:西部医学 2015 年 27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