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21

目的: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为对象,通过针刀干预对兔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PGF1α)、5-羟色胺(5-HT)、血小板计数(PLT)等的影响,探讨针刀的修复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实验兔24只随机投币法分为针刀治疗组、阻滞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n=6),于造模后10,15,25,30 d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30 d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针刀组10,15,25,30 d测TXB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测PGF1α、TXB2/PGF1α比值与模型组比较:P<0.01,tα=3.91,tb=3.87,tc=3.78,td=3.79,tl=3.98,tg=3.76.,5-HT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p=4.14,tr=3.98,tv=3.73,ts=3.81,tt=3.78;P<0.05,tq=2.46).组织形态学观察,针刀组的成纤维细胞排列成行,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原始瘢痕组织形成,组织修复能力强.结论:针刀干预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具有良好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乔晋琳;王健瑞;路平;马广昊;林楠;顾群;刘凤桐;陈蕾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21
作者:
乔晋琳;王健瑞;路平;马广昊;林楠;顾群;刘凤桐;陈蕾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5期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外治法 动物,实验 修复
目的: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为对象,通过针刀干预对兔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PGF1α)、5-羟色胺(5-HT)、血小板计数(PLT)等的影响,探讨针刀的修复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实验兔24只随机投币法分为针刀治疗组、阻滞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n=6),于造模后10,15,25,30 d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30 d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针刀组10,15,25,30 d测TXB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测PGF1α、TXB2/PGF1α比值与模型组比较:P<0.01,tα=3.91,tb=3.87,tc=3.78,td=3.79,tl=3.98,tg=3.76.,5-HT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p=4.14,tr=3.98,tv=3.73,ts=3.81,tt=3.78;P<0.05,tq=2.46).组织形态学观察,针刀组的成纤维细胞排列成行,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原始瘢痕组织形成,组织修复能力强.结论:针刀干预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具有良好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