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6 | 下载21

背景:目前在探讨骨缺损的物理和药物方法治疗的效果、检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评价骨替代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时,尚缺少一种客观的、标准的动物模型.目的:为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客观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制作兔骨不连模型的验证性实验.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材料:取普通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体质量(2.5±0.5)kg,6~8月龄,雌雄不限.方法:实验于1999-05/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 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10周后经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确定骨不连形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兔前臂桡骨骨缺损模型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和放射学检查结果.结果:纳入白兔20只(40侧桡骨)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缺损区大体观察:10周后骨缺损区可见纤维瘢痕组织填充,无骨性连接,骨蜡未吸收,骨端硬化,髓腔闭塞,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缺损范围为0.8~1.2 cm.②兔骨缺损区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骨断端髓腔封闭,有软骨细胞及骨细胞,细胞呈无序排列,纤维膜覆盖,缺损区为纤维瘢痕组织.③兔骨缺损区放射学检查:于10周Z射线拍片见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断端硬化,髓腔封闭,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痂形成不规则.结论:实验所建立

作者:肖德明;徐忠世;林博文;卢小虎;杨大志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6 | 下载:21
作者:
肖德明;徐忠世;林博文;卢小虎;杨大志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0期
标签:
骨折,不愈合 疾病模型,动物 病理学
背景:目前在探讨骨缺损的物理和药物方法治疗的效果、检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评价骨替代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时,尚缺少一种客观的、标准的动物模型.目的:为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客观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制作兔骨不连模型的验证性实验.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材料:取普通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体质量(2.5±0.5)kg,6~8月龄,雌雄不限.方法:实验于1999-05/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 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10周后经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确定骨不连形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兔前臂桡骨骨缺损模型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和放射学检查结果.结果:纳入白兔20只(40侧桡骨)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缺损区大体观察:10周后骨缺损区可见纤维瘢痕组织填充,无骨性连接,骨蜡未吸收,骨端硬化,髓腔闭塞,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缺损范围为0.8~1.2 cm.②兔骨缺损区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骨断端髓腔封闭,有软骨细胞及骨细胞,细胞呈无序排列,纤维膜覆盖,缺损区为纤维瘢痕组织.③兔骨缺损区放射学检查:于10周Z射线拍片见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断端硬化,髓腔封闭,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痂形成不规则.结论:实验所建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