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抽动秽语综合征使用镇静药有效,但急性肌张力不全,动眼危象等副反应和迟发运动障碍的危险性导致对新治疗方法的探索.目的:证明甲氧氯普胺控制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改善智力、记忆的疗效及无锥外系副反应的优势.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盲法评估.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中医研究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象:选择5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来自2000-01/2001-06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抽动症专科门诊,家长同意配合本科药物治疗及定期复诊观察.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5~21年,平均年龄(10.4±4.2)岁.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氧氯普胺组、氟哌啶醇组,每组25例.方法:两组均服用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去标签的100片瓶装白色药片,瓶上标记Ⅰ或Ⅱ为各药的相应代称,定期复诊时由专人发放.药量:Ⅰ号药0.5~2mg/(kg·d),Ⅱ号药0.05 mg/(kg·d),分3或4次口服(剂量个体化原则).甲氧氯普胺组重度以上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初诊时接受专职护师执行的Ⅰ号药10 mg肌注,2次/d,2~4 d不等.①治疗前和治疗2,4,8,16周患者的病情程度采用美国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病情程度、综合损伤越重).②临床疗效根据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美国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减分率变化进行评
作者:谢小玲;伍大华;彭旭;罗建清;叶海翠;戴智勇;文瓜霜;覃事久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