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2 | 下载11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挫伤区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同时观察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01/2005-0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伤后时间分为8组,<24 h创伤性脑损伤组、24~48 h创伤性脑损伤组、48~72 h创伤性脑损伤组、>72 h创伤性脑损伤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例脑外肿瘤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 h到5 d,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用咬骨钳夹取约0.5 cm3挫伤区边缘的脑组织,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给予甲泼尼龙30 mg/kg,快速静脉滴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在2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血管数.同一时间段各组间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结果:入选的48例脑损伤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组、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细胞间黏附分

作者:陈罡;杭春华;史继新;冯东侠;张鑫;李劲松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2 | 下载:11
作者:
陈罡;杭春华;史继新;冯东侠;张鑫;李劲松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5期
标签:
脑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 胞间粘附分子1 免疫组织化学 甲泼尼龙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挫伤区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同时观察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01/2005-0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伤后时间分为8组,<24 h创伤性脑损伤组、24~48 h创伤性脑损伤组、48~72 h创伤性脑损伤组、>72 h创伤性脑损伤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例脑外肿瘤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 h到5 d,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用咬骨钳夹取约0.5 cm3挫伤区边缘的脑组织,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给予甲泼尼龙30 mg/kg,快速静脉滴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在2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血管数.同一时间段各组间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结果:入选的48例脑损伤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组、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细胞间黏附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