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长期使用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及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必要性.方法:①观察对象:选择1989-01/2000-12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人工股骨头半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患者27例(30髋),男7例,女20例;年龄65~80岁.函手术方法: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取出陈旧股骨柄,尽量保留髋臼周围的骨组织,以使再次植入的髋臼假体获得良好的初始固定,残存的髋臼必须要有足够的骨量,髋臼前后柱、骨缺损区可以植入自体或异体骨.股骨柄取出后,用克氏针向髓腔远端钻导向孔,再用髓腔钻打通髓腔.术后3周开始下床扶拐非负重活动,6周后开始扶拐部分负重.③实验评估:采用患者自我评价法评估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X射线片观察假体位置及与周围骨质匹配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随访时间36个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患者自我评价非常满意10髋,满意17髋,不满意3髋.②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2.6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4.2分.③患者X射线片观察结果:术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和髋臼假体的位置以及假体与周围的骨质匹配良好,无一例出现松动和感染征象.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脱位、骨折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检查无
作者:高辉;吕厚山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年 11卷 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