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前牙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一般为树脂修复或桩核冠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因牙根的倾斜或患者的美观要求,不可避免会出现桩核冠轴向与牙根呈一定角度.为了保证剩余牙体能够健康地行使咬合功能,这种角度必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目前对这种角度范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实模拟载荷试验以及应用有限元技术对虚拟模型进行模拟载荷.目的:寻求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上前牙的角度范围.方法:利用三维螺旋CT的扫描技术,基于0.5 mm层厚82层部分人体上颌骨的连续断层图像,mimics直接读入dicom格式的原始图像.图像拟合之后获取颌骨形态参数,以此为参照模拟颊舌向及近远中向不同角度的桩核冠修复角度加力后寻求安_全角度范围.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含牙体部分上颌骨模型,建立了不同角度上前牙桩核冠修复前牙的模型,证明不同材质桩核以不同角度修复牙冠的适应范围不同.①不同材质桩核修复前牙的角度范围明显不同,镍铬桩核组修复范围为牙根腭侧倾斜≤25°,唇倾≤20°,牙根近远中倾斜≤20°;钴铬桩核组为牙根腭侧倾斜≤30°,唇倾≤25°,牙根近远中倾斜≤20°;钛桩核组修复范围为牙根腭倾斜≤35°,唇倾≤30°,牙根近中倾斜≤25°.②经对比,金钯合金桩核在30°时,显示了整个系统更好的力学性能.③受力时,以硬质骨处
作者:屈直;王稚英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年 14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