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对于气管移植后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miRNA分子水平机制的治疗策略在防治器官移植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br> 目的:分析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微小RNA 表达谱变化。<br> 方法:通过近交系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拟建立肺移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动物模型并经病理学证实;通过微小 RNA芯片筛选出供体移植气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组织中显著差异表达的微小 RNA,并选取差异表达显著的miR-146a、miR-155和miR-451进行相对定量研究,应用实时定量RT-PCR(RT-qPCR)法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br> 结果与结论:原位气管移植后4周经病理检查证实大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成功建立。microarray检测获得29个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关的微小RNA,包括15个微小RNA表达显著上调,14个微小RNA表达显著下调,其中显著上调miR-146a、miR-155和显著下调miR-451的功能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等。提示微小RNA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汪进益;曹浩;洪暄;陈国涵;范慧敏;李钦传;刘中民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