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虽然经前路椎体融合应用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超过50年,但至今对其技术的标准化仍然存在争议.单独使用椎间融合器最主要的缺点是即时稳定性欠佳和融合器下沉;椎间融合器配合前路钛板最主要的缺点是术后钛板区域吞咽困难及手术间盘周围异位骨化.目的:对比新的内置物Zero-P和传统椎间融合器加钛板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射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Zero-P组患者25例共31个节段,传统组(传统椎间融合器+锁定钛板)患者31例共40个节段,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位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吞咽困难发生率、Cobb C角、Cobb S角、椎体高度、椎体稳定性及异位骨化程度.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内固定后24个月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内固前(P<0.05),内固定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Zero-P有1例内固定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24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传统组2例内固定后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闲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Cobb C角及手术节段椎体高度在内固前与内固定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obb S角Zero-P组患者在内固前至内固定后(即手术过程时间)呈明显增加趋
作者:胡炜;李磊;刘岩路;吴彦生;黄异飞;张斌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年 18卷 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