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114

背景:B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参与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磁珠、补体等方法进行B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但是这些方法费用高或者细胞损伤大、纯度低,体外分离、培养B淋巴细胞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的:探讨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对 B 淋巴细胞同时进行分离、培养的方法。采用加入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或者CD3单克隆抗体及其组合,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细胞,随机分为7组,分别用白细胞介素4,CD3,脂多糖,白细胞介素4+CD3,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CD3+脂多糖组进行干预、将未给予刺激的脾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鼠脾脏细胞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4组淋巴细胞在培养后第3-5天数量达到高峰;脂多糖组在培养初期无明显作用,第3天开始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第5天达到高峰;培养体系中加入CD3单克隆抗体,可导致T淋巴细胞消失,培养2 d后,可得到较为单一的B淋巴细胞,其细胞数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其中B220+IgD+成熟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体外培养24 h后,各组B220+CD93+Transitional B淋巴细胞亚群均完全消失。结果说明,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细胞加入CD3单克

作者:李文娟;邹家琦;韩欣欣;田志辉;刘杰;李海东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年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114
作者:
李文娟;邹家琦;韩欣欣;田志辉;刘杰;李海东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年 2期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小鼠脾脏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培养 CD3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4 脂多糖 流式细胞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issue Engineering B-Lymphocytes Interleukin-4 Lipopolysaccharides
背景:B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参与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磁珠、补体等方法进行B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但是这些方法费用高或者细胞损伤大、纯度低,体外分离、培养B淋巴细胞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的:探讨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对 B 淋巴细胞同时进行分离、培养的方法。采用加入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或者CD3单克隆抗体及其组合,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细胞,随机分为7组,分别用白细胞介素4,CD3,脂多糖,白细胞介素4+CD3,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CD3+脂多糖组进行干预、将未给予刺激的脾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鼠脾脏细胞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4组淋巴细胞在培养后第3-5天数量达到高峰;脂多糖组在培养初期无明显作用,第3天开始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第5天达到高峰;培养体系中加入CD3单克隆抗体,可导致T淋巴细胞消失,培养2 d后,可得到较为单一的B淋巴细胞,其细胞数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其中B220+IgD+成熟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体外培养24 h后,各组B220+CD93+Transitional B淋巴细胞亚群均完全消失。结果说明,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细胞加入CD3单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