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20

背景:脊髓损伤致残率高,治疗上仅限于早期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后期功能锻炼等手段,运动功能稍有改善,但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目的:探讨分区式脊髓导管和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对大鼠T8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修复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Ⅰ组为T8脊髓全横断切除5 mm,不做其他处理;Ⅱ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Ⅲ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Ⅳ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聚乙醇酸纤维;Ⅴ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聚乙醇酸纤维。结果与结论:①术后2周和12周Ⅲ组和Ⅴ组的BBB评分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术后12周Ⅴ组损伤平面以下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少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免疫组化显示Ⅲ组和Ⅴ组在导管中间能找到染色阳性的再生神经纤维并生长有序,无明显缠绕成团的现象。④透射电镜显示桥接各组都有一定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⑤结果表明分区式壳聚糖脊髓导管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可以较好的连接脊髓损伤缺损,恢复一部分电生理特性,加快轴

作者:赵锡武;刘鑫;于大鹏;荣辉;于兴胜;杨长生;刘通;赵廷宝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5 | 下载:20
作者:
赵锡武;刘鑫;于大鹏;荣辉;于兴胜;杨长生;刘通;赵廷宝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1期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分区式脊髓导管 骨髓基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运动诱发电位 修复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Transplantation Spinal Cord Injuries Evoked Potentials,Motor Tissue Engineering
背景:脊髓损伤致残率高,治疗上仅限于早期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后期功能锻炼等手段,运动功能稍有改善,但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目的:探讨分区式脊髓导管和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对大鼠T8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修复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Ⅰ组为T8脊髓全横断切除5 mm,不做其他处理;Ⅱ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Ⅲ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Ⅳ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聚乙醇酸纤维;Ⅴ组为造模后将分区式脊髓导管植入形成的缺损内,同时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聚乙醇酸纤维。结果与结论:①术后2周和12周Ⅲ组和Ⅴ组的BBB评分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术后12周Ⅴ组损伤平面以下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少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免疫组化显示Ⅲ组和Ⅴ组在导管中间能找到染色阳性的再生神经纤维并生长有序,无明显缠绕成团的现象。④透射电镜显示桥接各组都有一定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⑤结果表明分区式壳聚糖脊髓导管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可以较好的连接脊髓损伤缺损,恢复一部分电生理特性,加快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