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因为镁在体内可自行降解,避免二次手术,但镁合金材料还未能在骨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且评价其在体内降解的方法仍缺乏高精准性和可靠性。<br> 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和相关数据评价AZ31镁合金在兔股骨髁内的降解。<br> 方法:将40个表面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棒材植入至4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右侧股骨髁。植入后5,10,15,20周每个时间点依次取出10只兔的右侧股骨髁,利用Micro-CT扫描图像以及生成数据定量地对镁合金的降解进行分析和评价。<br> 结果与结论:①镁合金材料降解过程中的一般形态:植入后第5-20周,镁棒表面被腐蚀程度逐渐加重,色泽变灰暗,形状出现变形;②Micro-CT图像检测:植入前5周内镁合金降解程度十分微小,只有少量腐蚀点,植入后第10周时侵蚀点有所增加,而到植入后第15周时,镁棒表面腐蚀点明显增多,腐蚀面积更大,且与植入前10周相比加速更明显,到植入后第20周时镁棒表面几乎布满了腐蚀点,且表面粗糙、不连续。③数据分析:植入前5周,镁棒的体积分数保持在98.6
作者:徐亦驰;尹合勇;孙振;孟昊业;肖波;汪爱媛;郭全义;彭江;卢世璧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