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长期大量饮酒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早已明确,但乙醇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目的:制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大鼠模型,探讨其发病机制。<br> 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只,实验组灌胃给予烈性白酒10 mL/kg,1次/d,连续6个月;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次/d,连续6个月。每个月随机取6只大鼠双侧股骨头,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br> 结果与结论:①骨坏死:实验组3个月时骨小梁变细,排列紊乱,空骨陷窝数开始增加,6个月时出现典型的骨坏死,空缺骨陷窝明显增加;对照组骨小梁完整,排列整齐,骨陷窝中骨细胞清晰可见,细胞形态正常;②血管损伤:实验组3个月时微动脉内膜增生,部分血管内皮下弹力纤维减少,弹性纤维及中层平滑肌断裂、增生,6个月时上述表现更加明显;对照组微动脉膜未见增厚,血管壁正常;③微血栓形成:实验组3个月时微血栓数量明显增加,6个月时变化更加显著;对照组微血栓数量无明显变化。④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乙醇可导致大鼠股骨头内微血管内皮损伤,局部微循环供血异常,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且坏死程度与乙醇累积摄入量相关。
作者:杨云;范海燕;黄健;马忠平;张志峰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年 20卷 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