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吉林省2018年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妇幼健康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选取全省13家监测医院2018年妊娠满28周分娩的所有活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特征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估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活产儿37 845例,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年龄<25岁(OR=1.601)、孕次为2次(OR=1.244)、分娩医院为三级(OR=2.095)、早产(OR =51.610)、双胎及以上(OR =6.090)、有合并症或并发症(OR=1.59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3.493)、羊水异常(OR=1.884)、胎盘早剥(OR=2.172)是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OR =0.168)、高中/中专(OR =0.124)、大学或以上(OR =0.156)、糖尿病(OR =0.637)和贫血(OR =0.576)是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识别重点地区、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切实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作者:万立新;易立岩;何欢;姜停停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0 年 47卷 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