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113

目的 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 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 mm,均小于3 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 ml.结论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作者:李真珍;文建国;刘奎;张红;杜爱民;王庆伟;张瑞丽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 年 28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113
作者:
李真珍;文建国;刘奎;张红;杜爱民;王庆伟;张瑞丽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 年 28卷 8期
标签:
超声检查 尿动力学 膀胱 尿道
目的 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 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 mm,均小于3 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 ml.结论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