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0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肠道益生菌变化及其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和高脂饮食组(high fat,HF),分别给与普通大鼠饲料和高脂饮食喂养12w.观察体重、血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血脂水平、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动态变化(每两二周一次).结果 从第4w至实验结束,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普通饲料喂养组大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血ALT(C:58.9±18.6 IU/L vs HF:59.8±6.8 IU/L)无明显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C:0.3±0.1mmol/L vs HF:0.7±0.3 mmol/L,P=0.03)和胆固醇(C:1.4±0.1 mmol/L vs HF:1.7±0.3 mmol/L,P=0.04)水平明显增高.肝脏病理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可见较多空泡脂肪变性和脂肪滴,而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异常.高脂组大鼠每克肝脏内脂肪组织所占比例亦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C:0.04±0.01% vs HF:0.16±0.03%,P<0.01).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肠道乳酸杆菌自第10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而双歧杆菌则从第8w即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56,P=0.021),而肝脏脂肪含量与

作者:徐仁应;万燕萍;方启宇;陆薇;张洪波;蔡威

来源:营养学报 2011 年 3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0
作者:
徐仁应;万燕萍;方启宇;陆薇;张洪波;蔡威
来源:
营养学报 2011 年 33卷 4期
标签:
高脂饮食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荧光定量PCR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肠道益生菌变化及其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和高脂饮食组(high fat,HF),分别给与普通大鼠饲料和高脂饮食喂养12w.观察体重、血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血脂水平、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动态变化(每两二周一次).结果 从第4w至实验结束,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普通饲料喂养组大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血ALT(C:58.9±18.6 IU/L vs HF:59.8±6.8 IU/L)无明显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C:0.3±0.1mmol/L vs HF:0.7±0.3 mmol/L,P=0.03)和胆固醇(C:1.4±0.1 mmol/L vs HF:1.7±0.3 mmol/L,P=0.04)水平明显增高.肝脏病理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可见较多空泡脂肪变性和脂肪滴,而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异常.高脂组大鼠每克肝脏内脂肪组织所占比例亦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C:0.04±0.01% vs HF:0.16±0.03%,P<0.01).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肠道乳酸杆菌自第10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而双歧杆菌则从第8w即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56,P=0.021),而肝脏脂肪含量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