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24

目的 探讨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Lewis大鼠50只为受体,F344大鼠25只为供体.方法 50只Lewis大鼠右眼采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第7天新生血管到达角膜中周部时,全部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因术后滴眼液不同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A到E组,每组10只大鼠),A组为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的基质点药,B组为普通环孢素A滴眼液组,C组、D组、E组分别为0.5%、1%、2%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术后各组滴用相应的滴眼液,每日3次.拍摄大鼠角膜照片每日1次至14天,以后每2日拍摄角膜照片1次至28天.以角膜植片水肿、混浊、新生血管评分之和为角膜排斥反应指数(RI),记录角膜存活时间(从角膜移植开始到RI=6的时间),术后第14天每组取2只大鼠眼球,以光镜进行角膜病理学观察.主要指标 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角膜排斥反应指数(RI),角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A到E组角膜存活时间分别为(7.20±2.93)天、(10.89±3.62)天、(10.50±3.40)天、(11.13±3.94)天和(12.80±4.07)天,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P=0.022).B、C、D、E组与A组相比,角膜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47、0.027、0.001).B组与C、D、E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海娟;马科;游玉霞;吴雁;徐清

来源:眼科 2012 年 2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24
作者:
张海娟;马科;游玉霞;吴雁;徐清
来源:
眼科 2012 年 21卷 2期
标签: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环孢素A 纳米粒滴眼液
目的 探讨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Lewis大鼠50只为受体,F344大鼠25只为供体.方法 50只Lewis大鼠右眼采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第7天新生血管到达角膜中周部时,全部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因术后滴眼液不同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A到E组,每组10只大鼠),A组为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的基质点药,B组为普通环孢素A滴眼液组,C组、D组、E组分别为0.5%、1%、2%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术后各组滴用相应的滴眼液,每日3次.拍摄大鼠角膜照片每日1次至14天,以后每2日拍摄角膜照片1次至28天.以角膜植片水肿、混浊、新生血管评分之和为角膜排斥反应指数(RI),记录角膜存活时间(从角膜移植开始到RI=6的时间),术后第14天每组取2只大鼠眼球,以光镜进行角膜病理学观察.主要指标 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角膜排斥反应指数(RI),角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A到E组角膜存活时间分别为(7.20±2.93)天、(10.89±3.62)天、(10.50±3.40)天、(11.13±3.94)天和(12.80±4.07)天,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P=0.022).B、C、D、E组与A组相比,角膜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47、0.027、0.001).B组与C、D、E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