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比3种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幼兔眼前节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后囊膜混浊的影响,为儿童后囊后人工晶状体嵌顿术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方法 1月龄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成A、B、C3组,均行右眼晶状体吸出+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后嵌顿术,其中A组植入硬片式人工晶状体;B组植入三片式软性人工晶状体;C组植入单片式软性人工晶状体.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术眼的裂隙灯、UBM及眼前节照相检查.结果 术后1周时A组的眼前节炎症反应较B组、C组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0.03).术后3个月时A组有2眼人工晶状体夹持,10眼正位;B组11眼正位,1眼偏位;C组2眼正位,8眼偏位,2眼夹持;人工晶状体正位率A组、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0.01).术后3个月时,A组、C组均有2眼出现后囊膜混浊,余术眼后囊膜均保持清亮,后囊膜混浊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襻为聚丙烯材料、光学部为丙烯酸酯(Acrylic)的三片式人工晶状体更适合儿童后囊后嵌顿术,对维持人工晶状体正位有积极作用.
作者:尤昌俊;温跃春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4 年 34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