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客观有效地评价视网膜的血管情况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是评价C57BL/6J小鼠视网膜血管的新方法,但目前少有关于此方法是否适合于其他小鼠及大鼠研究的报道. 目的 评估用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观察实验常用鼠种视网膜血管的可行性,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SPF级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SD大鼠、Wistar大鼠各12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动物右眼眶后注射9 ml/kg FITC-dextran溶液,对照组右眼眶后注射等体积PBS溶液.注射10 s后大鼠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摘取双侧眼球,荧光显微镜下行双侧眼球后组织以及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 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实验组双眼均可以观察到FITC-dextran绿色荧光标识的视网膜血管,但对照组各眼均观察不到视网膜血管形态;SD大鼠、Wistar大鼠实验组及对照组受检眼在荧光显微镜下均未观察到FITC-dextran标识的视网膜血管.小鼠、大鼠实验组右眼均可见由FITC-dextran浸染的绿色球后组织,而左眼球后组织均未见荧光. 结论 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适合于观察小鼠的视网膜血
作者:郭凯;李士清;李静;蔡萌;李涛;田景毅;林少芬;罗燕;唐仕波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 年 31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