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94 | 下载256

背景 白内障手术中劈核操作是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的不断革新有助于缩短超声乳化的耗时,减小超声能量,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 目的 评价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法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于2016年3-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眼轴长度>27.0 mm、屈光度>-10.0D,患眼晶状体核为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分别选择反式劈核钩预劈核及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安全性,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差异,测定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数视力表)变化,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临床效果. 结果 2个组术眼手术均顺利.预劈核组术眼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47.30±11.29)s,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为(57.70±14.5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0,P=0.016).术后7d,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术眼BCVA分别为4.75±0.11和4.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8).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作者:杨珂;朱思泉;赵阳

来源: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年 3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94 | 下载:256
作者:
杨珂;朱思泉;赵阳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年 35卷 7期
标签:
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高度近视 晶状体核/手术 治疗效果 预劈核技术 超声乳化劈核技术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反式劈核钩 Cataract extraction/methods Phacoemulsification/methods High myopia Lens nucleus,crystalline/surgery Treatment outcome Pre-chopping technique Phaco-and-chop technique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Reverse-chopper
背景 白内障手术中劈核操作是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的不断革新有助于缩短超声乳化的耗时,减小超声能量,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 目的 评价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法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于2016年3-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眼轴长度>27.0 mm、屈光度>-10.0D,患眼晶状体核为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分别选择反式劈核钩预劈核及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安全性,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差异,测定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对数视力表)变化,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临床效果. 结果 2个组术眼手术均顺利.预劈核组术眼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47.30±11.29)s,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为(57.70±14.5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0,P=0.016).术后7d,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术眼BCVA分别为4.75±0.11和4.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8).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