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与内直肌斜向缩短术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组(A组,16例)、单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B组,9例)和双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C组,11例).A组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B组和C组中内直肌肌止端上端按照看远斜视度数缩短,肌止端下端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术后正位的评价标准为看远斜视度在±10△以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访期末,A组正位占比为14/16例,显著高于B组(2/9例)和C组(4/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看近和看远斜视度均小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手术后看近和看远斜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设计术式,可以有效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优于内直肌斜向缩短手术.
作者:李志刚;荣军博;许丽敏;郎丽娟;曹木荣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8 年 20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