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华南地区某眼科医院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谱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角膜取材和微生物检测的角膜感染患者3 914例.表面麻醉后刮取病灶边缘的病灶组织,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及鉴定.培养结果阳性的细菌采用生化比色或质谱进行种属鉴定;真菌依据形态学进行种属鉴定.各季节菌谱阳性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男2468例(63.1%),女1 446例(36.9%),年龄(49.5±16.8)岁.病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共1 673例(42.7%),其中单纯细菌749例(44.8%),单纯真菌849例(50.7%),混合感染75例(4.5%).最常见的细菌是葡萄球菌属(20.1%),其次是假单胞菌属(7.5%);最常见的真菌是镰刀菌属(25.5%),其次是曲霉菌属(10.3%).细菌的阳性率在5-8月明显高于1-2月和9-12月(P<0.05),真菌的阳性率在5-6月明显低于1-2月和9-12月(P<0.05).结论:在华南地区一所三甲眼科医院的感染性角膜炎中,真菌感染略高于细菌感染,且细菌和真菌感染存在季节性差异.
作者:段芳;廖靖愉;唐水敏;林丽萍;刘秀平;吴开力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 年 21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