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自我监测24 h眼压在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行药物治疗且随访眼压控制良好的POAG患者42例(73眼),根据基线眼压分为A组:眼压为(12.86±1.40)mmHg(1 mmHg=0.133 kPa);B组:眼压为(17.82±1.40)mmHg。入组患者通过iCare HOME回弹式眼压计使用培训认证后于家中自行测量24 h眼压,自7∶30起每隔2 h测量1次,夜间23∶30-5∶30测量苏醒后即刻的坐位眼压。比较组间各时间段眼压均值、峰值及波动值,并统计眼压峰值时间点和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
t检验以及
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入组患者随访、门诊时间以及24 h的平均眼压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314,
P=0.271)。入组患者24 h眼压峰值高于门诊时间的眼压峰值、随访眼压峰值(
H=-40.979、-51.363,均
P<0.001)。83.6
作者:刘瑞;赵平;谭娟;彭悦;郑伊苹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 年 22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