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刺激模式空间频率、P100波幅变化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之间的联系,探讨将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因眼外伤致视神经受损23例(29眼)的视觉诱发电位资料,实验确定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及P100波幅作为检测指标,以受检者的视力表视力为参照,记录全部受检眼的检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视神经再生修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一定的视觉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大小与视神经损伤冉生修复表现出一致性,P100波幅与视力水平呈正相关.视神经损伤后前3个月,再生修复跟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呈现动态变化,如视力恢复、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减小及:P100波幅增大预示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若视力减退、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增大(或无变化)及P100波幅减小(或无变化)则提示视神经损伤严重,无明显再生修复.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可用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客观评估.
作者:周鑫;张玲莉;周亦武
来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 年 32卷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