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目的 探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均位于脊柱旁或骶前区,27例良性,边界尚清,呈类圆形多见.神经鞘瘤12例,易囊变、钙化,增强呈渐进性强化,其中2例完全囊变呈厚壁假囊肿,1例为富于细胞性;神经纤维瘤1例呈丛状生长,与周围肌肉关系密切;节细胞神经瘤11例,好发于肾上腺区,少有囊变,增强呈渐进性强化或分隔样、斑驳样强化;副神经节瘤3例呈富血供,动脉期可见粗大血管影、T2 WI呈现“椒盐征”.恶性3例即神经母细胞瘤,形态不规则,见粗大、不定形钙化,结合PET、CT、MR多模态检查凸显转移灶及确定肿瘤分期.结论 腹膜后不同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并能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林钱森;陈自谦;吴清清;林春琴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9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