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65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6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3.3±11.4)岁,男女比例为1∶1.95.感染和围生期是最常见的病因(63.46%).头痛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00%),其次为肢体无力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7.69%)及癫痫发作(21.54%).颅脑CT及磁共振成像证实静脉窦内血栓影分别为15.38%(10/65)、24.19%(15/62);显示脑实质内局部或广泛水肿缺血损害者分别为30.77%(20/65)、32.26%(20/62).61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窦病变,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狭窄或闭塞;19例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证实为一支或多支静脉窦狭窄或闭塞,静脉期延迟;14例行头MRV、DSA造影检查的患者,均予以证实为静脉窦血栓,两者改变基本相符.经低分子肝素抗凝、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65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5例(38.46%),部分好转35例(53.85%),死亡5例(7.69%).结论 CVST以进行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MRV结合腰椎穿刺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抗凝及降颅压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上矢状窦血栓及脑组织有大面积水肿缺血损害
作者:魏成群;戴文杰;齐旭;胡晓蕾;赵庆杰
来源:医学综述 2014 年 20卷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