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后患者的尿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对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行冠脉造影术及PCI术患者179例,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术前24 h内及术后24、48、72 h时血清肌酐(Scr)的浓度,用ELISA法检测术前及术后2、6、12、24、48、72 h时尿KIM-1的浓度,所有患者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根据造影剂肾病(CIN)诊断标准,将以上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结果 CIN组17例,非CIN组162例,CIN总发生率为9.49%;CIN组,尿KIM-1在术后2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48 h开始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KIM-1与肌酐变化呈正相关(r=0.214,P=0.037).在非CIN组,尿KIM-1各个时间段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造影剂肾病中,尿KIM-1浓度的变化早于Scr,可能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白寿军;王亚琨;朱迎春;查芳芳;吴莲叶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16 年 13卷 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