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4例卒中后焦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针组(26例)和靳三针调神针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两组均取四神针、神庭、印堂及双侧神门、三阴交、合谷、太冲,靳三针调神针组予真实针刺,假针组予假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5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第10天及治疗后第2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靳三针调神针组治疗第10、21天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假针组治疗第21天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第21天,靳三针调神针组HAMA评分及NIHSS评分较假针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第21天靳三针调神针组血清ACTH含量及血清CORT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及假针组治疗后降低(P<0.05).靳三针调神针组及假针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采用假针刺作为对照,初步证实了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的有效性,进一步结合血清学指标的下降趋势,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有关.
作者:李美晨;王毓婷;李柯谊;许小燕;庄礼兴
来源:针刺研究 2024 年 49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