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靶向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miRNA,在这些miRNA中寻找与支架内再狭窄(ISR)密切相关的miRNA,并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Cytoscape及其插件构建miRNA与PPARy的作用网络,筛选出靶向PPARγ的关键mi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这部分miRNA在ISR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再通过ROC曲线评估miRNA对ISR患者的临床识别能力.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27a/b对PPARγ的调控作用较强;而miR-130a/b则能调控该网络中更多的基因.Real-timePCR发现miR-27a/b和miR-130a在ISR组较non-ISR组存在差异性表达(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iR-27a对ISR具有一定的临床识别能力(AUC=0.884,95% CI 0.768~1.00,P<0.001).结论 miR-27a/b和miR-130a/b是靶向于PPARγ的主要miRNA,miR-27a/b和miR-130a在ISR中差异性表达,miR-27a可能对识别ISR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韶辉;赵永亮;魏广和;刘立新;杨国良;高振才;蔺跃栋;郭莹
来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7 年 25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