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0

目的 了解中学生故意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形式的亲子依恋对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我国4省市14 221名在校城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亲子依恋程度间自我伤害行为检出率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亲子依恋各维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亲子依恋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故意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24.9%,偶发自伤检出率为8.5%,反复自伤检出率为16.4%.男生自伤行为和反复自伤行为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子依恋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受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亲密的朋友数量个数等指标的影响较小.高母子信任水平和高父/母子沟通水平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高父/母子疏离程度会增加自伤行为发生的风险.结论 亲子依恋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改善亲子关系,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宇辉;陈静;孙莹;胡传来;陶芳标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年 21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0
作者:
万宇辉;陈静;孙莹;胡传来;陶芳标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年 21卷 12期
标签:
自伤行为 中学生 亲子依恋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middle school studen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目的 了解中学生故意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形式的亲子依恋对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我国4省市14 221名在校城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亲子依恋程度间自我伤害行为检出率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亲子依恋各维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亲子依恋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故意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24.9%,偶发自伤检出率为8.5%,反复自伤检出率为16.4%.男生自伤行为和反复自伤行为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子依恋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受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亲密的朋友数量个数等指标的影响较小.高母子信任水平和高父/母子沟通水平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高父/母子疏离程度会增加自伤行为发生的风险.结论 亲子依恋是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改善亲子关系,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