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3~5岁儿童的龋活性及患龋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不同龋活性及患龋状况儿童口腔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韦荣球菌及奈瑟菌的分布及与龋活性的相关性,为低龄儿童龋(ECC)的病因研究和阻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6月从石家庄市3所幼儿园中招募128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采用Cariostat法检测龋活性,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韦荣球菌及奈瑟菌的分布.结果 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组中高龋活性儿童比例最高(64.3%).儿童的龋活性试验(CAT)值与龋失补牙数(dmft)呈正相关(r=0.7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ft、年龄、父母帮助/监督儿童刷牙频率是龋活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dmft是患龋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龋活性组和患龋状况组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奈瑟菌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龋活性与高dmft的儿童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数量多,奈瑟菌数量少.
作者:林秀燕;王惠敏;赵增波;石宏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24 年 39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