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行为学、形态学及拉伸力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KOA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24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以改良Videman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固定6周建立兔KOA模型.电针组电针左侧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每周3次,治疗3周.针刀组以针刀松解左侧股四头肌肌腱,每周1次,治疗3周.分别于造模措施解除1周后和治疗结束1周后应用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治疗结束1周后进行HE染色和力学测试.结果:行为学治疗前观察显示:在局部疼痛、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方面,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在局部疼痛、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疼痛上,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改变上,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活动度方面,电针组、针刀组与模
作者:王丽娟;史晓伟;张伟;王彤;周帅;郭长青
来源:中国骨伤 2019 年 32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