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成人退变性侧凸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中国。人均寿命的增加以及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使此类患者的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微创操作,如硬膜外阻滞、关节突阻滞以及神经切除术。与手术治疗相比,这类治疗方法创伤较小,因此即使临床效果不确切,仍常常作为退变性侧凸患者的初步治疗方案。然而,对于手术患者,我们需要首先确认其耐受性良好,否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详细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需要结合起来,将侧凸进行合理分型。此外,术前须将患者一般状况调整至最佳,比如停止使用激素、减肥以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的治疗。最终手术方式也与患者与术者的情况密切相关,应个体化选择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级。临床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亟待解决,如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 )。伴有症状的 PJK 甚至需要进行翻修,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方法已被报道,有研究认为术后的胸腰骶椎矫形器( thoracolo-lumbar-sacral orthosis,TLSO )以及颈胸椎矫形器( cervico-thoracic orthoses,CTO )效果良好,但即便如此,后续工作仍需要致力于降低 PJK 的发生率;骶骨固定时常常需要附加髂骨固定来
来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 年 3期